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凤城卫士> 警营风采
东罗村警日记
  •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5-11-18 16:38
  • 浏览次数:

我的工作坐标,位于兴化千垛景区。这里河港纵横,春季油菜花漫地流金,秋季万寿菊遍野橙黄。东罗村就偎依在这片水乡画卷之中,白墙黛瓦,枕水而居。作为这里的社区民警,我的日常就是穿行于金色花海与水乡巷陌之间,守护着八方游客与淳朴村民。

清晨的千垛,只有流水和鸟鸣。我走在第一班游客前头,把每条田埂都走一遍。露水打湿了裤脚,但心里踏实。在大家到来之前,我得先确保这片风景是安全的。

“警察同志,观景台怎么走?”今天回答了不下百遍。我成了最熟悉这片花海的人,耐心地为每一位迷茫的游客指明方向。能成为别人旅途中的“活地图”,感觉挺好。

在廊桥下,被一群上海来的阿姨大叔围住。他们不仅问了路,还好奇我的工作:“警官,你们天天在这么美的地方上班,心情一定很好吧?”我笑着回答:“风景是大家的,平安才是我们的,你们玩得开心,我们才能放心。”

在菊花田边,跟歇脚的游客唠嗑。顺便讲讲低价团、假特产、扫码送礼物那些专骗游客的套路。大伙儿听得直点头,说这个提醒比菊花还暖心。

正午太阳最毒的时候,我守在观景最佳位置。汗水顺着帽檐往下滴,但看着游客愉快拍照的样子,这点辛苦值得。

和村支书边走边说成了我们的工作常态。她说农家乐客流,我说景区秩序。这种默契是多年磨合出来的,景区管理,离不开村里的支持。

在这条走了无数次的乡间小路上,我们聊的是村里事,谋的是景区安。

常年驻守,我们与村民亲如一家。一声问候、几句闲聊,这种不拿我当外人的亲切,是这么多年用无数件小事换来的。在这里,我不是过客,而是家人。

在村民书屋,一位小姑娘好奇地问我当地的故事。我分享了垛田的千年历史,还推荐了村里最地道的晚茶店。她听得入神,说这比导游讲解更有味道。这样的聊天,让警务工作变成了有温度的交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