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3-12-19 16:20
-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尤莉 本报特约通讯员 马洪建
5次获评“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执法质量连续17年获评全省县级公安机关执法质量优秀等次,2022年荣膺“全国优秀公安局”。这是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法治公安建设交出的一份亮眼答卷。
一个县级公安机关何以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海陵分局副局长戴建认为,关键在于顶真碰硬,拿出改革创新的魄力,尤其是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真正实体化运作,用规范标尺丈量执法细节,有效实现了执法效率和办案质量两促进、执法效果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数据显示,2023年该局受立案环节投诉同比下降12%、警情案件问题数下降23.49%、检察监督下降31.3%、抓获嫌疑人转化移诉比上升16.05%。
瞄准改革方向——
执法权力运行进入法治轨道
7月16日,一堂特殊的法治培训课在泰州市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进行,原告是一起寻衅滋事案的违法行为人,他称民警对其实施传唤行为时未出示警察证。最终,法院依据民警接处警时的执法记录仪视频,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当天,海陵分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了20名民警一起旁听。“办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出庭。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和严谨,对办案取证程序的合法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作为证人出庭进行质证的民警范凯说。
组织民警参加案件庭审旁听,是海陵分局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局以打造“法治公安建设样板区”为目标,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建立执法监督机制,多措推动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进入实体化运作。
“法治公安建设纳入整体布局,牵头制定执法监督管理细则,明确各警种部门、各派出所‘一把手’履职清单”。这是海陵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宋增进主动认领的责任清单,此外,他还要通过落实党委中心组定期学法、述法、议法制度,中层干部年度法治工作评议等方式,推动各级一把手落实法治建设责任。
“除了‘专人做专事’,17个警种部门按照职责和权限划分为执法办案、执法管理、服务保障、监督问效四大类责任部门,分类制定责任清单,落实工作任务。”戴建介绍。
“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执行单位,杜绝保而不侦。”12月1日,在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成员黄聂聂正在对一起案件进行点评。
周研判、月例会、季复盘……海陵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程坚参与部署重点建设任务、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研判分析突出问题,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终止调查、不予立案、不予处罚等各类案件进行从严审核、审批。
执法监督的细节抠得严,客观上促使民警办案的节奏加快,学习的热情更高。每月一晒的积分制排名结果,让民警栾智浩格外关注,每次执法评分一出来,他都会琢磨,哪个环节被扣分了,要查缺补漏、补齐短板。
依托大数据闭环——
执法管理效能迈向智能化
10月18日,京泰派出所民警郭达栋接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钱丽娟的电话并收到案件即将到期的短信提醒,他及时加快调查取证工作,最终在法定期限内将案件办结。
海陵分局抓住“警情、案件、人员、财物、卷宗”等执法关键要素,针对受立案、强制措施、人员走向、财物流向、监管执行等重点管控环节,推动执法监督管理与信息化、大数据应用深度融合,自主研发了执法办案大数据监督管理平台,按照执法问题的轻重程度,设定“红橙黄蓝”四色预警,将警情和处置规范要点直接推送至接处警民警手机。
海陵分局还健全完善升级版回溯执法管理体系,从事前风险评估、事中执法风控、事后问题治理等方面,依托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落实“一查二指三跟”制度,及时“揪”出执法过错与瑕疵,适时组织挂牌整治和专项治理,确保逐一销号。
记者注意到,前往执法办案中心办案的民警会被配发一张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门禁卡,便于对办案民警的执法办案活动进行全程实时监督检查。
2022年以来,该局通过执法办案大数据监督管理平台共巡查警情5.2万起、刑事案件3480起、行政案件1万余起,发出预警信息1493条,确保每一起案件做到精准发现、精细预警、精确查纠。
打好知行“组合拳”——
激活崇法善治“一池春水”
针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新型高发犯罪和多发经济纠纷类警情处置等基层执法难点热点,海陵分局因情施教,学以致用。一年来,海陵分局举办法制夜校36期。
陈彪是城中派出所民警,法治夜校他一次不落,踊跃参加。10月17日,在处置一起劳务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警情中,陈彪根据培训“示范标准”执法,1小时即将矛盾纠纷调解完成。事后,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此案例作为示范教材,为其他民警提供“示范标准”。
张皓君曾是一名半职业棋手,如今在城西派出所从事案件侦破工作。张皓君的迅速成长,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于驻所法制员赵观宁的悉心指导。
每一次办案,法制大队均第一时间介入,根据犯罪特点,为办案单位明确侦查取证方向;嫌疑人到案后,又协助制定审讯提纲,抽丝剥茧,把控执法各环节不出纰漏,推动监督服务、破案打击高度合成。
“把服务保障推送到执法办案最前沿,有助于提升办案质效。”城东派出所所长陈宾表示。
“这是推行课程科学设置、人员合理分类、需求精准对标的滴灌式培训新模式。”陈宾介绍,从接处警、受立案、调查取证到案件归档,全部以流程表、菜单化形式加以明确,让基层执法办案民警根据清单指引,走好每一步程序,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得当,又最大限度地提升办案效率。
2023-12-14《江苏法治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