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凤城卫士> 警营风采
翟树春:做群众的“春日暖阳”
  •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4-01-09 14:56
  • 浏览次数:

翟树春,女,1979年生,中共党员,2004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兴化市公安局垛田派出所二级警长。她扎根基层,始终心系群众,真情为民,像春日暖阳做群众的贴心人和守护人。先后荣获泰州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泰州凤城警星、泰州最美警察提名奖,兴化市巾帼标兵、兴化好人等殊荣。

为无户群众落了户口,解开生活难题一桩桩;持续帮助困境儿童,被赞“像妈妈一样亲”;帮助群众了却心中遗憾,架起警民“连心桥”……这是翟树春从警路上的点点滴滴。

“像春风,似暖阳,温暖又有力量。” 对报警求助的群众,翟树春满腔热情,从不吝惜时间和精力,赢得群众信赖。


户政窗口的一面旗

“只要用心,就没有学不会做不好的事。” 2015年,翟树春从看守所跨警种调派出所从事户籍工作,她常说户籍无小事,事关群众生活,一定要认真对待,全力解决。翟树春的户籍岗被评为党员先锋岗,她负责的窗口年年获评优秀红旗窗口。

2022年夏天,辖区高家荡村广西媳妇吴秀芬原籍户口灭失,准备回去解决时,丈夫又突遭事故去世。不识字、无身份证、丈夫去世、与老家失联多年……吴秀芬一度陷入绝望。翟树春知道后立即找到吴秀芬,一番劝说安抚后,随即开展工作。辗转找到失联亲人,与其原籍警方沟通协调,多方努力下,顺利为吴秀芬就地补录了户口。“我老公去世了,但现在我有了户口就能继续帮他守着家了!”吴秀芬拿着户口本激动地说。这些年翟树春解决的无户难题有上百件,有失踪被找回的,非婚生父母失联的,户口灭失注销的等等。足迹遍布陕西、山东、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份。“我们村湖北媳妇盛红梅身体不好,村里想帮她办医保,但拿不出身份证和户口本。”今年1月,辖区楼子村村干部反映一条线索。此时,盛红梅急需办理身份证就医,翟树春一通紧急电话向其原籍派出所协调。经当地派出所调查得知盛红梅从小被领养后其又回到亲生父母家,成年后听说嫁外地了再没回过家,这才失了户口。2023年2月2日,翟树春拿着崭新的户口本送到盛红梅手上,帮其顺利就医。


困境儿童心头的一盏暖心灯

今年中秋节,翟树春忙完一天工作,便匆匆接来丽丽和她“奶奶”晚上一起吃团圆饭。席间,丽丽聪明乖巧,成了大家的开心果。

翟树春和丽丽结缘始于2021年夏天。那天,派出所来了一对特殊“祖孙俩”,70多岁的杨金凤老人想为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的7岁孙女“丽丽”迁户口。原来“丽丽”来自湖北,是老人远房亲戚家的,2岁妈妈去世,后来爷爷奶奶也相继离世,父亲身体不好。老人看孩子可怜就接来帮忙抚养。老人也想办领养,但条件不符合,翟树春给老人耐心解释没领养证迁不了户口,但还是协调让丽丽在兴化上了学。

后来,只要有空翟树春就会买上东西去看孩子。经常把孩子接到所里,辅导功课一起吃个饭;逢年过节给孩子置办一身新衣新鞋;儿童节到了会给孩子穿上崭新的公主裙,让她和小朋友一起翩翩起舞……“人生总有意外,对于困境儿童,我们多给他们一点关心,就会在他们心里多燃起一份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是翟树春的心里话。

让翟树春牵挂的不止丽丽一个孩子。辖区平安垛村小雪四岁时母亲不辞而别,后父亲遭遇车祸,家庭陷入困境。翟树春一边积极协助申请困难救助,一边常去看望送上生活必需品。小雪今年上初中了,翟树春去小雪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鼓励小雪好好学习,争取考上重点高中。

“阿姨,你就像妈妈一样亲,我一定好好学习不会让你失望的!” 懂事的小雪和翟树春有了个默契的约定。


群众眼里的一座连心桥

“家乡人就是亲啊,民警也像亲人一样贴心!”这是上海王姓三姐妹共同的心声。

三姐妹父母早年从兴化去上海谋生,后忙于生计加上交通通讯等不便,渐渐和老家失了联系。40年前三姐妹父母相继离世,退休后的三姐妹总想起小时候跟父母回老家,舅舅对她们的疼爱,想起和表兄妹一起玩耍的快乐时光。可到了兴化老家寻亲就傻眼了,几十年沧桑巨变,哪还有一点旧时模样?

2023年10月18日,古稀之年的王秀兰、王秀芳和王秀珠三姐妹从上海到兴化寻亲无果,于是到垛田派出所求助。翟树春当天下午就帮三姐妹找到了舅舅后人。舅舅虽已去世,但表兄妹重逢仍是激动万分。

“人民警察为人民,寻亲之路见真情”。第二天,三姐妹特地来派出所送了一面锦旗。

“茫茫人海,老百姓想找个人太难了,我能帮他们架起重逢的桥,觉得很开心。”多年来翟树春帮了很多人寻亲,了却群众心中遗憾。

无独有偶,2023年中秋前一天,同样来自上海的秦四海老人来兴化寻找多年未见的好友。原来40年前老人从上海插队到扬州遇到了来自兴化的孔庆香,特殊的年代结下的友谊让秦四海一直念念不忘。知道孔庆香是兴化人,秦四海就多次来兴化寻找,这次热心群众提醒他到垛田派出所求助。最终在翟树春帮助下,71岁秦四海老人与73岁的孔庆香老人再次想拥。老人一度哽咽:“四十年了,我们终于再次重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