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4-03-26 17:07
- 浏览次数:
杨浩志,男,中共党员,200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为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海陵大队农业园区中队中队长。从警18年来,杨浩志始终战斗在交通管理一线,寓服务于管理之中,用辛勤的汗水守护着路畅人安。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评全省交警城区执法能手、全省公安机关爱民标兵,记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多次。
忠诚担当 做政治坚定“明白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杨浩志第一时间主动向组织请战对口支援汉旺。他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我是山区农村的,熟悉山区地形地貌,能吃苦耐劳;家中兄弟三个,没有结婚,没有后顾之忧,请组织放心,一定完成任务。支援期间,杨浩志身上起了湿疹,组织上建议回来,但他克服种种困难,一直坚持到任务结束,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英勇善战、无私奉献的精神。
农业园区内有混凝土运输、渣土运输等多家重点运输企业,大型车辆多达300余辆。为确保车辆运输安全,杨浩志成了重点运输企业的“常客”,每周进企业开展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提醒,引导企业、驾驶人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从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线。“多提醒、多警示,只有企业从思想上重视了,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2023年以来,杨浩志共开展检查20余次,组织召开源头会议5次,开展交通安全集中宣讲5次,辖区内重点车辆未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从警18年来,他坚持守在路面、巡在一线,酒醉驾整治、电动自行车管理、“一盔一带”宣传……“5+2”“白+黑”是家常便饭。今年是杨浩志参加高考交通安保的第10年,在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门口,他坚守路面,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引导考生安全进场,妥善处置突发警情,“能为高考保驾护航,我感到十分荣幸!”杨浩志自豪地说。
立足本职 做业务工作“领航人”
为切实做好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杨浩志主动分析研究交通事故特征,认真思考、积极探寻预防交通事故之策,将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为“降事故、护平安”的重要载体。白天,他带领群众走到事故易发多发路口,用家门口的事故、身边邻居的事故,开展警示教育;夜晚,他深入社区广场与群众拉家常,讲述交通安全知识,教会群众知危险、会避险。
结合辖区实际,他还创新了“123”宣传工作法,即一条主线“美丽乡村行”大型宣传活动,二类重点人群“一老一小”,三个宣传阵地“路口、村口、家门口”,通过方言土话,拉近群众关系,通过“算时间账、经济账、健康账”的方式,简单明了地帮助老人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为提升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中队与辖区博日电脑学校建立合作机制,每周一次1小时交通安全宣传课,制作精美宣传课件,图文并茂,视频辅助,让每个学生能够全面深度地了解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法律法规、出行技巧,并总结出行十个危险点,通过朗朗上口的词句和夸张幽默的话语让学生牢记不忘。这项校队合作机制持续了3年,得到学校和上级公安部门的肯定和推广宣传。
用心用情 做服务群众“护航人”
2005年,杨浩志毕业到泰州工作,同事和同学就对他说,在泰州工作,就是泰州人了。刚来泰州工作,泰州话听不懂,工作只能用普通话交流,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做群众工作,服务群众,杨浩志请同事做师傅,在岗亭读报纸学讲泰州话,一句一句地纠正,从听不懂到精通,就是这样锲而不舍的精神将“泰州话”这门语言学到家。
2015年7月23日,海陵区城西街道海光小区考上大学的张维明母子带着一面写有“长期助学,无私奉献”的锦旗来到公安局,感谢杨浩志6年来对其家庭的关心和资助,大家才知道他多年默默帮助群众的感人事迹。2022年12月,两位外地游客在童话森林景区游玩耽误了时间,打不到车,因天气较冷,两位游客年纪较大,便求助于正在门口执勤的杨浩志,在了解情况后,杨浩志二话不说用私家车将两位老人送到了旅馆。
杨浩志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群众问路、寻求帮助是常有的事。为此,他把市区公交线路和站点熟记于心,方便群众咨询;为群众制作简易交通图,方便不熟悉路况的群众。
服务的是群众,缺欠的是家人。杨浩志是江西南昌人,老家还有一位93岁的奶奶,已经5年没回过家的他,今年本想趁着春节回去看看老人的,但是由于春运安保任务重,他还是选择了坚守。
作为一名普通的交警,杨浩志在平凡的交通管理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以自己的一片执着、一脉真情和一腔忠诚,诠释着一名交通警察的执着与担当,用自己的一串串脚印、一滴滴汗水、一份份真情,谱写了一曲普通交通民警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