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凤城卫士> 警营风采
荧光绿的守护
  •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2-04-19 16:32
  • 浏览次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守护万家灯火的“荧光力量”;他们,是疫情中无畏坚守的“逆行者”;他们,是护航城市交通秩序的“守城人”。他们,头顶国徽,脚踩大地,毅然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英勇无畏和赤胆忠诚筑起了一道道坚强的安全防线。他们就是泰州交警全体民警辅警。疫情面前,总有一些故事,平凡而感动,总有一些面孔,朴实而动容。让我们跟随镜头,捕捉“战场”上的闪光瞬间,致敬坚守的力量。

 

不分日夜的“流调”能手

1

为及时、有效响应市局疫情防控车辆人员研判指令,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交警支队成立疫情防控研判专班。作为支队指挥中心情报研判科负责人的陈志明,除完成市局研判专班的疫情流调工作外,还要做好本部门情报研判工作。陈志明同志用他的认真、专业、尽责,力求将数据分析做到精准,交出了一份份抗击疫情的漂亮答卷。

 

“惊心动魄”背后的温暖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交警支队高速四大队民警王飞鸿一直坚守在大队事故接处警及辖区巡逻管控的岗位上。在2月18日的一次事故处理中,他热心为夜间在辖区道路上发生事故的群众提供救助服务,有效避免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该事故当事人为知名心理学专家王立宁老师,她专门写了感谢信并在抖音视频中对泰州交警的热心服务提出了赞扬,视频累计阅读量50万+,树立了泰州交警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一封特别的请战书

姜堰大队白米中队四级高级警长李明,于2022年2月初因颈部脊髓损伤住院治疗,医生出具休假证明:“至少休息六个月,慢慢疗养”。疫情防控期间,卧床休息不到30天的李明同志主动请缨承担中队卡口防疫工作,59岁的他第一时间写了请战书。就这样,李明接过了卡口执勤24小时“三班倒”的值班表,昼夜轮班,坚守岗位,承担起了帮助登记和检查劝导的任务,凭借老民警多年的工作经验,化解了许多纠纷,提升了卡口通行速度。

 

撑起生命的“保护伞”

3月14日1时多,高港大队民警丁志军在G345国道郎庄疫情防控点执勤时,途经检查点的村民季某突发心梗,他立即上前帮助救治,与志愿者一起火速就近取来了药物,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紧急送医,因救治及时,季某脱离了生命危险。丁志军同志冲锋在疫情防控战斗一线,用一片爱心为群众撑起了生命的“保护伞”。

 

一件救困的暖心事

3月16日8时左右,启扬高速姜堰北疫情卡点一大货车车厢突然起火,正在执勤的姜堰交警大队城区二中队民警王映峰发现后,立即带领辅警王曙亮、殷勇不顾危险,分工配合,全力控制火势。他们处置果断迅速,及时扑解险情,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舍小家为大家的抗疫先锋

3月29日,正在路面巡逻的海陵大队民警陆海泉接到了母亲的电话,他的父亲突发急病,正送往医院救治。一面是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一面是家人的安危,陆海泉做出了坚守岗位的决定。3月30日凌晨,他又来到兴泰路凤凰路路口执行道路管控,直至晚上20时换岗,才拿起手机拨通母亲电话,询问父亲情况。陆海泉同志“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爱岗敬业、忠诚奉献的职业精神。

 

无惧风雨的“钢铁”战士

“交警中队听从指挥、随叫随到,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王祥元的一条微信信息引来了纷纷点赞。今年48岁的王祥元是海陵大队城北中队中队长,疫情防控工作中,他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在统筹做好大队部署的疫情交通管控工作的同时,带领中队人员,放弃休息,主动融入街道社区网格,协助做好管控。3月30日,海陵区突发疫情,需连夜设卡管控,王祥元不等不靠,主动对接,带领人员迅速集结赶往卡口,并做好政策宣讲、卡口协调等工作,2天2夜都未合眼。“一线警察,就得做一线的事,应该的。”这是王祥元常说的话,他率先垂范、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及担当使命、服务为民的奉献精神,赢得了街道领导和辖区群众的一致肯定,激励着大队全体民警辅警在本职岗位上奋力担当作为。

 

防控卡口的暖心板凳

在兴泰路华庄大道卡口旁,总摆放着两张板凳。4月4日中午12时左右,正在兴泰路华庄大道守卡的民警钱锋发现有两位老年人相互搀扶着往卡口走来,其中一人拄着拐杖,他上前询问得知,两人是夫妇,其中一人刚从泰州人民医院出院,准备回兴化,出租车把他们带到卡口就回头了,老人已经联系当地村委报备,但要等村干部来接。钱锋当即搬来板凳,让老人坐下等,并递上面包、水,安抚老人情绪。“我们这个卡口常会遇到从泰州往兴化去的老人,我放两张凳子,方便有需要的群众坐下休息。”执勤民警钱锋这样说。

 

执勤点上的“爷爷辈”民警

莫道桑榆晚,在海陵大队的执勤卡点,有着这样一支特殊的班次,他们是一群临近花甲的老警们,他们“逆行”奋战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群众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大家都挺辛苦的,有的弟兄们连续工作20、30多小时,我们能分担一点是一点。”60岁的周昆这样说。王传杰,大队车管民警,今年59岁,本身患有高血压、痛风等疾病。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完成车辆源头管理工作的同时,他与一群老战友们一起参加排班守卡。上班、值守,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导致正在卡点执勤的王传杰痛风急性发作,每走一步都伴随着关节剧烈的疼痛,但他仍强忍疼痛,坚持完成当日的执勤任务,才去医院进行治疗。作为老同志,他们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却时刻用言行诠释着责任担当,为年轻同志做好榜样。

 

抗疫队伍中的诗人

破晓

初春疫战夜风寒,

铁马金戈待月阑。

破晓花明阳艳好,

甘为孺子保民安。

没有光鲜的外表与耀眼的头衔,王志东是一名一线普通战疫交警,30日凌晨,他接到通知,前往青年路静安路路口进行管控,该路口是城中、城南的重要通道,交通流量十分大,由于管控突然,许多群众不理解,王志东在严格执行防疫政策的同时,耐心劝导解释,一天下来,他的脚被磨出了血泡,喉咙沙哑地说不出话,但他没有退缩、始终坚守,直至夜间21时通知换岗。随后,根据组织需要,他又到江洲路麒麟路路口、鼓楼路济川路路口参与执勤,哪里需要哪有就有他的身影,连续的执勤值守让本就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的王志东感到十分疲惫,但他没有一句怨言,还在工作之余,将自己的所见所悟记录成短文随笔,传递交警正能量,激励鼓舞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两年来,他共创作短文随笔49篇,近期创作的16篇“疫”线风“警”情与诗被市局网站录用。

 

“疫”线警花绽芳华

“奶奶,我帮你搀着爷爷过去。”4月5日,正在济川路东风路路口执勤的民警张锐看见一位老奶奶搀扶着一位老爷爷准备过卡口,她立即上前帮忙搀扶,在问明情况后,帮着将94岁行动不便的老人送出卡口扶上车,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张锐是海陵大队服务大厅民警,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后,她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卡口参加执勤,工作中,她用女性的坚韧和细心,积极做好交通管控和服务群众等工作,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别样风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