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警务资讯> 媒体聚焦
《江苏法治报》数据助力 智慧赋能——2024年泰州公安工作扫描
  •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5-01-08 15:23
  • 浏览次数:

□本报特约记者 马洪建 本报记者 尤莉

“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积极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一年来,泰州公安机关扎实推进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支撑保障能力,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

主动服务大局,全面增强护航发展效能

2023年6月,姜堰一企业因一份不实的损失补偿承诺书,收到外省法院发来的起诉书。因另一方当事人申请了诉讼保全,该企业的6个对公账户、2个私人账户以及650万元的股权全部被冻结。

当时正值该企业与上市公司洽谈并购合作事宜,若股权无法解冻,将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

“情报引领+数据实战+战队攻坚”的打防新机制下,泰州市公安局姜堰分局经侦大队强化前瞻性、规律性、系统性情报研判,找到了高效破案的“金钥匙”。

2024年1月底,在姜堰分局经侦部门的缜密侦查下,这起合同诈骗案圆满告破,犯罪嫌疑人吴某被抓获归案。该起案件的侦办,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2亿元,企业的上市流程也得以顺利进行。

2024年初,泰州市公安局专门出台《全市公安机关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指导意见》,发布了年度公安护营商“三十条”攻坚要点,在全省公安机关首家建立“合成服务中心+涉企服务前哨+营商专员”政务服务工作体系,倾力打造“‘四敢’争先·泰警先行”护营商行动品牌。

2024年,泰州市县两级公安涉企合成服务中心实体化运行,线下,建成运行公安综合性服务点53个、单一服务点61个、社会渠道服务网点172个,市区群众在“3公里、15分钟”范围内基本能够办成事;线上,建成应用公安网办中心,打通内外网审批数据通道,新上线16个涉企全流程网办事项。

泰州公安以大数据场景应用推动营商态势研判,深化营商要素与主防、主动警务深度融合,不断消除影响市场、社会环境的堵点、乱点。

靖江市公安局成功侦办某船企内部人员钢丝绳采购贿赂案,挽损同时还开出“专属处方”,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兴化市公安局破获某物流公司驻兴化永丰河蟹市场工作人员挪用公款案,净化河蟹市场风气;泰兴市公安局破获企业仓库内不锈钢制品被盗,为企业追赃挽损……泰州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侵企突出违法犯罪,让企业经营安心生产。

企业经营特点不同,所遇问题各异,泰州公安选取有代表性重点观察企业207家,建立17个驻企服务前哨,配套挂钩“项目警官、法援警官、知产警官”等类型营商专员588名,推动公安交管“8项改革”、经侦“10项指引”、船企外籍人员“个性签证”等便民利企政策精准落地,助力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泰州公安还制定首批22家知识产权易受侵害企业名录,健全企业风险事件快速处置和行刑衔接机制。其中,侦办特大生产销售“特供酒”案获公安部领导批示肯定。年内,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经济案件286起,挽回国家税款损失1亿余元。

深化实战改革,提档升级警务运行模式

2024年1月,兴化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发现,某境外博彩集团通过网络赌博平台,以多种赌博玩法招募国内玩家,实施跨境赌博。

该局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勤务运行工作机制,在“最强大脑”支撑下,实施警种协作、跨区作战。5月7日,该犯罪团伙被一举摧毁,抓获平台主管、客服等8名骨干成员,冻结涉案赌资3000余万元。这是该局“智慧侦查”战场取得的又一辉煌战果。

工作中,兴化市公安局以健全勤务机制为抓手,让数智赋能释放更加充分,开辟出“三大战场”。即以决策指挥为核心的“智慧决策”战场、以侦查打击为核心的“智慧侦查”战场和以基础管控为核心的“智慧防控”战场,催生了新质公安战斗力。

据了解,2024年初,泰州市公安局明确“1+2+N”中心建设运行架构,即:以情报指挥中心为整个警务运行的龙头,牵引“情指行”一体化总机制高效运行;以基础管控中心、侦查中心为攻防枢纽,承接攻防两个方面“专业+大数据”深度融合职责;以大数据实战赋能中心、网安战训基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等N个中心、基地为支撑保障和应用延伸。

2024年,泰州公安先后发起13起集群战役,专业警种办案率平均占比达到35%以上。数据显示,全部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4.4%,刑事案件破案率提升55.6%,其中盗窃、入室盗窃案件破案率分别超过75%和90%,均创历史新高,现行命案、八类案件全破,命案连续17年全破、保持全省最长记录;全市108场次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办,危险物品连续21年、公安监所连续12年、执法安全连续3年零事故;一般程序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4%、2.4%,连续5年保持“双下降”。

泰州公安构建集约精准型基础管控模式,依托市县两级基础管控中心,统筹扎口管理121项派出所主防工作,完善“中心+技术警种+主责警种”联动赋能模式,常态运行34类主防数据模型,形成以标准、时限、责任、对象“四张清单”为核心内容的数据赋能产品,精准指引“一管三防”任务落地。

一年来,市县两级基础管控中心累计归口下发预警指令15.6万条,重点人员核查见底率、重复警情治理回访率均达95%以上。

着眼警务效能,持续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进入江苏农牧职业学院生活区,一幢两层小楼上警徽闪耀、格外醒目,这里是泰州市高校智融警务中心。该中心获评全省首批、公安唯一的网络文明素养实践教育基地,“高校智融警务”获评全省网安“十大品牌项目”,2024年被中央网信办评为网络文明典型案例。

近年来,泰州市公安局以创新打造智融警务中心为核心,牵引高校智慧安防、融合共治两大体系建设,探索形成“一核为牵引、两大体系为支撑、网上网下联动、部门高校协同治理”的平安高校治理新模式,经验做法获相关省领导批示肯定。

得益于现代基础管控机制改革成功推进,2024年,泰州公安实施社区警务“强基”工程,完善了基层派出所“两队一室”设置、职责和运行机制,让社区民警最大限度“沉”入社区,全市752个警务责任区均建成社区警务团队。

在主防阵地上,社区警务团队大显身手,深化警物联勤、警保联防等“警+”治理实践,建强临街商户业主、保安物业、寄递物流外卖“三支群防群治队伍”,组建1524支“平安义工”夜间巡逻队,常态化开展联动巡逻防控。

针对溺水警情多发态势,泰州公安创新打造未成年人防溺水救助站,推动溺水警情在全省占比由第3降至第8。该局自主研发全省首个水警基础业务系统,与教育、住建、水利部门联合成立工作组,绘制全市危险水域图,部署新增建设120个防溺水救助站,规划3年内构建全市较大河流区域全覆盖的环河救援防护网络。

11月12日,湖南警方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丁某刚在海陵落脚,就被海陵警方发现并抓捕归案。从情报指挥中心发出研判指令,到街面警务站实施精准抓捕,整个过程仅需5分钟。

泰州公安实施智慧应用“增效”工程,探索开展公安信息网、智能感知网、专业手段网、人力情报网、群防群治网数据跨网融合应用,建成全市静态人像底库,打造“一朵云、五张网”数据基座。

泰州公安升级基础管控、智慧侦查、“微预报”实战指挥等主干平台,试点推广博思白板(警务协同作战系统),组建了18支“业务警种+赋能警种”最小合成作战单元,形成“一站式”主干应用+“小快灵”实战模型,加强数据赋能供给能力。

据了解,泰州公安数据实战产品合格率位居全省第一,“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寄递数据标准化及应用研究”被推荐参评公安部科研计划项目。

2024-12-31《江苏法治报》1版  头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