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5-10-21 16:10
- 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 杨青春 通讯员 吴劲松
“专家为我们找出的管理漏洞,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江苏泰州某企业法务部负责人表示。日前,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邀请江西警察学院经侦专家在线上线下同步为相关企业开展“集中会诊”,对近300名企业管理人员专题培训。
今年以来,为筑牢法治屏障服务高质量发展,泰州公安经侦部门着眼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要求,积极营造公平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风险防控、精准打击、生态治理“三轮驱动”发展引擎。截至目前,已为企业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73个,挽回经济损失1.2亿元。
设立服务“前哨站”
变被动等为主动防
“只有前移服务触角,实施主动警务,变‘被动等案源’为‘主动防风险’,为企业提供‘订制式’风险防控措施,才能将涉企风险发现在萌芽、处置在初始,杜绝风险隐患转化为现实危害。”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高君说。
据介绍,为全力防风险除隐患,泰州公安经侦部门按照辖区现代化产业分布状况,设立了18个服务“前哨站”,构建“前哨阵地+护企群组+预警通道”的立体化服务体系。他们通过“平安体检”和“菜单式”普法,按照“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风险防控措施。
亲企利企,倾力服务。泰州公安经侦部门发挥服务“前哨站”辐射作用,打造“15分钟企业服务圈”。“前哨站”驻站民警主动开展隐患排查、预警拦截、跟踪服务,提前化解了股权纠纷、合同漏洞等一批风险隐患。今年以来,已集中发布涉企风险预警信息28条,开展“平安体检”35次,化解风险隐患73个。同时,他们对企业提出的投诉举报、咨询求助等服务要求,实行全天候服务,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双线作战“零容忍”
破一案、带一串、端一窝
针对多发性涉企犯罪呈现出集团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泰州公安经侦部门坚持开辟网上网下两个战场,专门组建数据研判战队,实施精准打击,通过“云端”和地面“零容忍”双线作战,实现了“破一案、带一串、端一窝”的打击效果。
今年3月,泰州公安经侦部门通过线索深度研判,挖出了一个长期盘踞在泰州、常州两地、以“二手车交易”为幌子的特大保险诈骗团伙,抓获团伙成员30名,挽损200余万元。同时,警方通过梳理又挖出20个团伙,涉及案件百余起,涉案总额3000余万元。
“挪用资金、职务侵占、保险诈骗等涉企犯罪案件,涉及的行业多、企业多且涉及面广,我们以个案挖串案、打窝案,就是要打深打透。”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倪华介绍。泰州公安经侦部门立足多领域线索实施多波次、全方位信息研判,一举摧毁了“职业背债人”贷款诈骗团伙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提请上级发起全国集群战役2起。
近年来,泰州公安经侦部门针对职务侵占、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涉企犯罪案件多发、频发的情况,在坚持快侦快破的同时,开展拓线深挖,进一步扩大战果。他们侦办的合同诈骗、挪用资金等涉企案件破案率同比大幅提升。
剑指行业“潜规则”
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些领域的行业“潜规则”极大危害了公平竞争和清新有序的市场环境。为此,泰州公安经侦部门聚焦招投标、税收、烟草等领域,组织开展了商贸领域“串标围标”整治、税收“护盾”、烟草市场“百日缉假”等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商贸领域经济犯罪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污染地方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还挤压了合规企业的生存空间,我们必须要出重拳打破这些所谓的行业‘潜规则’。”高君说。
在商贸领域,一些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利用注册的“空壳公司”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串标围标,虚增项目资金,造成国家集体的项目资金严重流失。今年2月28日,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会同海陵分局经侦大队历经3个多月侦查,挖出一个在市政项目建设领域,长期从事串标的职业犯罪团伙,一举抓获了赵某等12名团伙成员,涉案总金额达10亿余元。
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净化市场环境,泰州公安经侦部门积极与烟草、税务、住建等部门联动,建立了“席位互设、数据共享、同步上案、联动共治”协作模式。今年以来,泰州公安经侦部门先后查获假冒卷烟、电子烟,涉案金额2000余万元,实现全链条打击,侦破涉税案件12起,挽回税款2000万元。
“我们将持续发挥经侦服务‘前哨站’功能,全面拓展‘产业链+警务室’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让法治真正成为营商环境的最强内核。”高君表示。
2025-10-17《人民公安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