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5-10-28 15:25
- 浏览次数:
□本报特约记者 马洪建 胡帅 本报记者 尤莉
10月初,刚调岗的泰兴市公安局燕头派出所社区民警顾磊根据工作安排,给自己定下月访80户的目标。他准备走访老张家时,预警自动触发:老张与邻居曾于年初发生农作物种植越界纠纷。泰兴市公安局队伍管理中心民警夏彬芝发出指令:走访时,应再次做好释法说理工作,达到事解心顺的目标。顾磊随即约上社区工作人员一道上门做工作,帮助老张彻底解开心结。此次走访任务高质量完成,顺利通过审核。
今年以来,泰兴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公安部“政工行动计划”和江苏省公安厅“队伍建设拓新年”部署,高标准建设队伍管理中心,为锻造心中有数、肩上有责、眼里有光、手上有活、脚下有土的“五有”民警辅警队伍提供了强劲支撑。
“我们通过机制重塑、流程再造与资源整合,实现了队伍建设从‘多头管理’向“系统治理”的转变。”泰兴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冯宇介绍,在“中枢运转、闭环管理”的运行机制下,细化并盯紧每一项任务完成,探索运行队伍监督管理新模式,让全警在执法办案中站得稳、走得正、多出彩。
“中枢平台”:
激活队伍建设新动能
“队伍管理中心是专司队伍管理的‘指挥塔’和‘调度台’。”泰兴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安明介绍,中心打破警种壁垒,整合优势资源,构建高效协同新格局,为队伍规范化建设按下“加速键”。
根据运行方案,泰兴市公安局成立了队伍管理委员会,厘清成员部门职责任务清单,将原本分散的32项任务整合为统一目标路径,重点围绕党建引领、规范执法、能力提升、严优待警等方面实行合署办公,一体运作。
队伍管理中心建立了“扁平高效”指令体系,通过优化“监测研判、交办盯办、会商协调”等机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党委决策和上级部署精准转化为可量化、可追踪、可闭环的指令清单,直达末端责任主体,消除“中梗阻”,实现了政令警令“一键直达、一贯到底”。
打开管理平台,记者看到,各项任务按照日、周、月、年时间周期,以常态、临时、特别任务的形式,实现一个口子统一下达各基层所队,明确重点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
今年以来,队伍管理中心已召开专题会议5次,征集并反馈意见建议12条,形成7份《队伍管理质态分析报告》,开展了11次专项督导,有效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与执行力。
队伍管理中心优化了“动态精准”资源配置。依托中心平台,统筹掌握警力、培训、表彰等核心资源,结合任务需求与队伍质态评估结果,实施精准倾斜。
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队伍管理中心及时组织动员,抽调320名机关民警点对点支援,有效解决了街面警力紧张的局面。
为最大限度提振基层民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今年以来,泰兴市公安局编发了10期“先锋榜”,受表彰的基层所队民警占比达85.8%。
“预警前哨”:
构筑风险防控屏障
打开智慧政工平台,每名民警的奖惩、警衔、教育培训、休假等情况一览无余。
队伍管理中心整合政工、督察、审计、法制、信访、基础管控等数据资源,建立实时捕捉风险信号的“预警前哨”。
周闯是延令派出所2025年新入职民警,一段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后,心理压力陡增,影响工作状态。中心立即启动预警机制,安排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缓解工作压力和生活困扰。通过及时的心理干预,周闯很快调整了状态。
在研判分析方面,中心深入推进“严纪律、优作风、树形象”等专项行动,常态化督查民警“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深度挖掘苗头性、倾向性风险,并视情启动约谈提醒、专项督导、心理疏导或组织处理等前置干预措施。对被纳入重点人员库的民警辅警,全部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策”要求落实教育管理措施,实现动态跟踪、精准管控。
泰兴市公安局督审大队大队长孙刚给记者举个例子,之前平台提醒有位民警一个月被投诉2次。原因在于他处置一起消费纠纷时,发现不在其管辖范围,便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也引起了报警人的不满。“这样的投诉属于无责投诉,常常被放过。”孙刚说,如今有了系统自动提醒,中心能及时了解背后原因,建议他多一分耐心与人文关怀。
事后,中心将“调解时的语言艺术”纳入警队培训课程,让民警接到类似警情时更能从容应对。
今年以来,队伍管理中心开展纪律作风专项督查8次并编发通报,制作《督察月月看》视频10期,不仅形成有力震慑,更是有效将风险化解于萌芽。
“服务港湾”:
营造凝心聚力的警营生态
今年5月,刑侦大队民警顾伯军经历一次高强度出差抓捕工作,出现身体不适,但他选择默默坚守岗位。同事知晓后,立即通过“政工热线”反映,建议安排体检及休假,很快得到落实。
“队伍管理中心秉持‘以警为本’的理念,推动队伍管理向‘服务港湾’转型,着力成为民警辅警的‘贴心人’和‘坚强后盾’。”泰兴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安明说,中心设立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诉求通道,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据介绍,在“全维立体”权益保障制度下,队伍管理中心不仅牵头协调相关部门,高效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与正当权益,还构建起涵盖身心健康监测、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康复疗养的全链条全警关爱体系。
今年以来,队伍管理中心已接待民警辅警20余次50余人,解决轮休补休、积分选岗、职级晋升等问题20余个,改进管理措施6条,切实提升了民警辅警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队伍管理中心还树牢“质效标尺”,结合年度重点工作,设计涵盖思想政治、履职能力、纪律作风、管理效能、实战练兵等多维度的量化评估指标,实现对各单位、各层级队伍状况的精准“画像”与“体检”。
配套制定了《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五责”清单》《政工干部履职评价实施办法》等制度6个,明确了19项年度队伍管理重点工作;实施“动态化”跟踪监测反馈,掌握队伍质效变化,精准指出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将评估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警力资源配置、表彰奖励、练兵计划制定的核心依据……随着一系列制度措施从“纸上”落到“地上”,有效激励引导全警争先创优、履职尽责,进一步营造凝心聚力的警营生态。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泰兴市公安局群众投诉同比下降34.5%,实现行政复议案件“零纠错”、行政诉讼案件“零败诉”、重大执法负面事件“零发生”。
除此之外,队伍管理中心积极策划有温度、有内涵的文化活动,建立先进典型选树宣传机制,精准落实从优待警政策。
开展“‘慧’聚警心”计划,组织召开“青年民警成长与发展座谈会”;举办首届公安调研文秘大比武;创新实施“警训赋能”新课堂……激励全警坚守从警初心,保持奋发有为的昂扬斗志。
今年以来,泰兴市公安局有3人荣立个人二等功、1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1人获公安部表彰。
2025-10-21《江苏法治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