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警务资讯> 媒体聚焦
《泰州日报》“海陵快警”构建现代警务作战体系 警情处置“秒级响应” 矛盾化解“双线发力”
  •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 发布日期:2025-07-15 17:16
  • 浏览次数:

□特约记者 马洪建 通讯员

6月5日6时12分,泰州市海陵区金通玫瑰园居民周女士起床,站在15楼阳台上,一眼瞧见小区旁通扬运河里漂着一个人。

“有人落水了。”周女士赶忙报警求助。不到2分钟,巡逻警力和小区保安到达河边,救起落水者。

警情处置快一秒,群众平安多一分。今年以来,海陵首接警力到场时间较之前缩短4分30秒,增援警力平均抵达时间压缩9分钟,非案件类警情现场处结率达91.3%,矛盾纠纷二次报警数同比下降11.7%,用实干交出了一份“民生警务”高分答卷。

警情响应

实现“秒级触发、云端协同”

由于分局没有独立接警台,“知情慢、调度慢”一度制约处警工作效能。

2020年,海陵分局创新构建“海陵快警”现代警务作战体系,在全省率先研发“海智指挥官”智能调度平台,与市公安局110接警系统实时对接,推动警情处置从“被动接招”转向“主动破题”。

该平台设定了9大类报警类型,智能识别317个本地口语化关键词,实现警情“秒级触发、实时推送”。通过“海陵快警”作战体系,海陵分局按红、黄、蓝三色标注风险等级及处置规则,科学调配警力,确保最近警力3分钟内抵达、重点区域1分钟内响应。

6月5日的落水警情为例,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第一时间下达派警指令,海陵分局情报指挥中心同步调度最近的巡逻警力,并动员小区物业到场协助救援。2分钟内,巡逻民警、小区保安携带救生装备抵达现场展开救援。5分钟后,后续警力、消防及120急救等救援力量全部到位。

该起警情成功处置的背后,海陵分局打造的“1+N”警情线上处置中心发挥重要作用。“1”是情指中心牵头,以处置警情为圆心,构建“接警即触发、派警即联动、处警即支撑”的全流程线上闭环;“N”是依托“海智指挥官”平台,联动大数据实战中心、刑侦、治安、巡特警等8个实战部门。

快响应,不仅靠平台。海陵分局党委持续推动警力“下沉街面”,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依托警情动态研判,将警力精准“撒”在高发时段、路段。“海智指挥官”智能调度平台接入执法记录仪、警车等装备,实现“警力上图,一键调度”,形成“最先一公里”防护网。

海陵分局副局长戴建介绍,若遇到执法难题,多警种部门24小时在线答疑,形成“信息共享、研判同步、指令直达”的协同网络,推动警情处置从“单兵作战”向“合成协同”转型。

据介绍,在这种云端协同模式下,该局还制定交警、巡特警、警务工作站、派出所联动规则,实现“警力少时联块支援、警力多时统筹调配”,在案件侦破、矛盾化解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实战效果。以人员走失警情处置为例,今年1至5月,走失人员2小时内找回率达68.1%,24小时内找回率达98.9%。

基层治理

推动“双线发力、事心双解”

6月11日晚,城西派出所接到一起婚恋纠纷警情。社区民警高森林到场处置,劝导双方冷静处理,男方索要恋爱期间支出钱财未果后离开。因调解未成功,次日,高森林收到“红色预警”。他立即将纠纷录入系统,同步推送街道、社区。6月15日,社区工作人员联合高森林入户调解。6月17日,矛盾双方在派出所达成协议,矛盾纠纷在系统状态转为“黄色”(已化解需关注)。6月23日,情指中心回访,确认女方履行到位,该起矛盾纠纷在系统转为“绿色”(彻底化解)。

2024年11月以来,海陵分局情报指挥中心针对“现场处警易、后续化解难”的堵点,探索推行“双线”跟进化解工作法。在分局层面,情报指挥中心梳理未闭环、重复警情,流转至基础管控中心,并根据矛盾复杂度,推送至区政法中心或街道调解中心,进行“多元攻坚”;在派出所层面,基础管控中心通过综合指挥室推送任务至社区民警,由社区民警统筹社区力量推动矛盾化解工作。

今年以来,海陵分局以“事解”与“心解”双重达成为目标,矛盾纠纷化解率逐步攀升至98.64%,重复报警率下降至1.97%。

“一个‘快’字,考验的是公安机关的治理能力、治理智慧。”海陵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宋增进说,“海陵快警”提升了警务效能,最快速度响应群众诉求,最终目标是要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25-7-11《泰州日报》6版  警方周刊  头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