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曙光:农村交管战线上的“拼命三郎”!
|
||||
|
||||
站岗执勤他任劳任怨,安全宣传他细致热情,隐患排改他一丝不苟,从警17年,他始终坚守交通管理一线,用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贴心服务展现了一名公安交警履职尽责、忠诚为民的时代风采。他就是交警支队海陵大队九龙中队指导员裴曙光。 裴曙光,2005年参加公安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多次,获评“先进个人”“十大青年民警”“十大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他是马路上的“指路标” “我是一名交通警察,马路就是我的办公室。”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迎着晨曦、披着晚霞,他每天早出晚归,只要一上岗,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摆,喊话不断、手势不住、脚步不停,寒来暑往,始终如一。 2019年8月10日,台风逼近泰州城区,带来了暴雨强风天气,九龙镇部分地区地势低洼,一遇大雨,就会造成道路积水。汛情就是警情,裴曙光驾驶车辆一直在积水路段巡逻,不断用车载喇叭提醒在风雨中行驶的车辆,并不时下车清理被雨水冲刷后淤积堵塞的下水道口……风雨持续,一夜无眠,直至第二天早上8点多,裴曙光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一样,拖着早已被污水泡得发白和早已站得麻木了的双腿回到中队。 他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他说:“我们不是简单、粗暴的执法者,而是社会、家庭道路安全守护神;我们执法不是一个简单说教、粗暴纠正的过程,而是我们与违法人真诚交流、讲授交通法的过程;我们执法不是一个简单的纠正、罚款过程,而是让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了解、自觉遵守交通法的过程。” 去年7月15日上午,裴曙光按程序规定处理好了一起简易的交通事故。下午刚上班,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李某找到裴曙光,反映对方未按照双方约定好的方式进行赔偿。裴曙光立即电话联系事故的另一方当事人姜某,但姜某始终不接电话。群众事无小事!于是,裴曙光驱车1个多小时赶往姜某的家中,找到姜某,对其进行了教育并要求其按照先前达成的协议赔偿给李某,成功解决了一起群众求助案件。其实,像这样温暖的小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着,每天都在重复着…… 他是创新领域的“践行者” 为提升辖区交通管理水平,补齐农村地区交通管理短板弱项,裴曙光积极思考、主动创新,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融入到农村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中。在“4221”网格化治理的基础上,构建“1+N+N”的农村交通治理模式。深化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增设11个劝导站,每年劝导纠正交通违法近万余起。 每年6月份,是夏收农忙季节,“占道打谷晒场”现象严重。中队会同网格员与网格区责任民警、辅警走村入户开展劝导工作,深入摸排农民晒粮分布区域,为处理因打谷晒场引发的交通事故提供线索,有效治理了农村地区占道打谷晒场多、事故发生后矛盾纠纷大的问题。 作为一名普通的交通警察,裴曙光把全部汗水都洒向了交通管理事业,他把“为人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延伸开来,把群众植根于心中,他用实际行动热情地书写生命的乐篇,用不懈的努力为泰州交通管理事业,继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