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蓝星辉 师徒传承
|
||||
|
||||
王雨东 师徒是一种缘分,也是一场暖心的修行,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2020年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一直跟着赵桂秋,也亲切的称赵桂秋为“师父”,我们二人之间的师徒情也始于2020年。从红领章到橄榄绿再到警察蓝,从青春刚毅、青涩俊秀到沉稳睿智、端庄干练,时间积淀在师傅的额间、眼角,抒写着忠诚与执着,挥洒着付出与坚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作为一名社区民警,师父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40年整,今年即将退休。 初次跟师父出警的一次,是几名群众之间产生纠纷,其中一名群众坐在地上哭喊讨说法,任谁也无法拉起,场面一度陷入僵局。从未见过如此场面的我,既震惊又慌乱,不知如何是好,师父却很老练地上前指挥在场保安疏散围观群众,自己则去安抚几位群众的情绪,“我是这里的社区民警,有事和我说……”在师父的耐心劝导下,群众的矛盾解决了,关系也和谐了。 师父的力量,或许并不仅仅在于他“教”你的,还有许多是他感染你的、熏陶你的、引导你的。 2021年,疫情突然重新席卷而来,秉持着“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的信念,师父独自留守在派出所,没有回北京与家人团聚,始终坚守在岗位,把牢“基层社区关”。这年元宵佳节前夕,接到群众举报,辖区内发生数起盗窃案,第一时间我协同师父迅速侦查、追捕,成功将犯罪嫌疑人王某抓获并送押。当我们回到“家”,我为师父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时,时间已经悄悄走过零点,师徒二人心生欣慰:“辖区群众又可以安心过节了!”吃饭的间隙我问他:“想不想抽空回家看看?”师父说:“谁没有家庭啊,但咱们穿上这身警服,就得对得起党和群众对咱们的期盼,对家人的亏欠,等我退休了,再给他们慢慢补吧”。那一刻我在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到他对家庭的愧疚,更看到了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在警营师徒亦战友,这三年以来师父带着我曾经一起救助过寒冬深夜里迷路的老人,一起送治疗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一起面对群体性事件,一起帮助群众调解矛盾纠纷,有时候,面对“纠缠不休”的案情我也会心生烦躁,但师父服务百姓的为民情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一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服务群众要真情实意、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是调解纠纷时师父教我的;“案件办理要细心,程序以及法律文书要仔细,询问时要注意技巧”,这是办理案件时师父教我的。师父时常会和我分享他入警时的往事和心路历程,谆谆教诲让我脚踏实地,逐步成长。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工作方法,学会了和前辈交流、在总结中成长,应对案件时的自信心明显提升,对案件的办理也更加顺畅。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21年8月7日凌晨4时许,59岁的师父因过度劳累病倒在联进村核酸检测现场安保岗位,输液后情况稍好转,又放心不下辖区群众继续返回现场工作。那一个月,师父卡口执勤,重点场所检查,数据核查,矛盾纠纷化解,连轴转没有休息一天。 工作上的问题师父会提点我、照顾我、容忍我、鼓励我,毫无保留地把本领传授给我,生活中的疑惑师父会开导我,引领我,在师父的指导下,我也逐渐褪去青涩和迷茫,眼中多了一份坚定与责任。 虽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安工作每天都会面临新挑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复的。从历史中汲取养分,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而我们的师父们,不正是一本本“史书”,一部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长度”的“人民公安史”,我们要用“众里寻他千百度,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读书人境界,去一页一页地看,去一行一行地读,带着思考,带着久违的心情,去尝、去品。 还有5个月师父即将退休了,我将接管师父曾经分管的辖区做一名社区民警,我会牢记师父寄语:基层公安工作千头万绪,既考验人,也锻炼人,更提升人。于悄无声息中,两代警察,完成一次最好的使命交接,将平安和畅通送到辖区千家万户。
|
||||
|